近一个月来,我国南美白对虾的价格连续下跌。针对当前虾价低迷的严峻形势,2025年1月7日,广东小棚虾园区联盟在阳江召开第一次理事会,来自广东地区的园区老板、行业精英代表齐聚一堂,聚焦小棚虾产业未来发展,一同探讨解决方案,谋划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目前仅江苏和华南的小棚虾产区,就有10万吨活水虾,虽然马上就迎来春节,销售量可能增加,但是短时间内将这8万-10万吨的虾消费完,这确实有些压力。”会上,铭治集团对虾产业链负责人周胜利分析了当前虾价低迷的根本原因是活虾供大于求,同时指出未来小棚虾的发展思路。
他表示,当前虾价低迷的原因复杂多样。一方面,市场供需关系失衡是导致虾价走低的主要的因素。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市场上小棚虾的供应量远大于需求量,活虾流通渠道自然拥堵,虾价被压是大环境所迫。
“低价的情况其实早有预兆,2024年养殖户扎堆投苗已经是强烈信号。”周胜利表示,排除市场消费低迷的大外因,另一方面,2024年底养殖户惜售求年初高价而扎堆投苗,导致目前存塘虾量比往年高,处于滞销状态,这是如今活虾供大于求的源头。
另外,养殖户在低迷行情下焦急出虾销售心理,国际市场的竞争和进口虾冲击也对国内虾价产生一定的影响,更加剧了活虾市场行情报价的不确定性。
在多重因素的交织下,虾价低迷成为了摆在产业面前的一道难题,困境亟需破局。
2025年开年伊始,来自广东地区的园区老板、行业精英代表齐聚一堂,一同探讨解决方案,谋划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面对困境,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成立广东小棚虾园区联盟可以整合各方资源,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合力,应对市场挑战,是破解当前难题的关键一步。
“在座的园区老板,要拧成一股绳,在经营思路上、角度上抱团,汇聚优质饲料厂家到联盟中来,为养殖服务。”广东小棚虾园区联盟会长沈小杰指出,当前的小棚虾养殖圈子依然存在信息差,在小棚虾养殖技术越来越成熟,产量慢慢的升高的环境下,不破局必然出局。因此,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的园区联盟顺应而生。
会上,各园区负责人各抒己见,共同为小棚虾发展“谋篇破局”。其中,就养殖保险信息方面,铭治集团中朗品牌联合发起人朱华中提到,目前,南美白对虾的病害也纳入保险范畴,这对小棚虾养殖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
沈小杰表示,联盟成立之后,将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发布行业报告等方式,及时收集和分享市场信息、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积极探索新的销售模式和渠道,通过与商超、餐饮企业等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拓宽销售经营渠道,开展线上销售和品牌推广活动,提高虾类产品知名度,帮助园区老板精准把握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同时,联盟还将推动建立行业标准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提高国产小棚虾的品质和安全性,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度。
“作为园区代表,可以把老百姓的顾虑打消掉,用行动告诉他们我们的虾是没问题的。”沈小杰表示,冻虾存在的问题对活虾销售也有一定影响。针对当前有花了钱的人活虾安全质量存疑的情况,园区负责人能自行组织“大锅煮虾”活动,用行动告诉消费者,小棚虾是健康的,是可以完全放心食用的;同时,他也指出,扎堆投苗一定会扎堆出虾,园区负责人在指导其它园区的投苗时间情况下,可以衡量投苗时间,做到错峰投苗,合理出虾,避免当前活虾扎堆出虾的情况再次发生。
另外,周胜利指出,根据2024年的官方数据,冻虾进口大约80多万吨,这也表明,中国仍然有80多万吨虾的缺口。未来小棚虾发展可以把目光转向这80多万吨的进口虾,甚至摇身一变“出口虾”,做大做强加工、流通市场,提供高品质活虾鲜虾产品。
“2024年10月的虾价也能的,我们仍旧是要有信心。”会议最后,与会人员都表示,将积极响应联盟的倡议和号召,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和发展机遇,同时也相信小棚虾产业一定能走出当前困境,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了解,我国南美白对虾至少还有8万-10万吨存塘量,有业者预计,即使春节来临,我国南美白对虾的价格仍不容乐观。但最近两个月的价格代表不了整个虾类养殖的未来,滞销、扎堆出虾,依然是本轮虾价低迷的根本原因。排开国际市场的影响,在虾类养殖产量突破、规格突破以及成本突破的条件下,做到错峰投苗,合理规划养虾才是虾农着重关注的问题。
会议规模:政府领导、协会领导、特邀专家、养殖大户、产业链企业、经销商、一线人
超500人大会,政府领导莅临指导,专家学者共分享,100个养虾大户(白对虾、罗氏沼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等),200名大经销商、200企业代表共参与的行业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