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回老家发现,村里不少年轻人都开端反向操作了——城里打工的回来搞工作,留守在家的反而赚得比出门还多。今日就跟大伙唠唠,现在村庄究竟藏着哪些闷声发财的门路。
近邻村老张上一年把红薯做成即食红薯干,包装上印个幼年滋味,现在每天发快递发到手软。要害人家底子不必自己种田,直接从同乡手里收红薯,加工后价格翻5倍卖。像什么手工芝麻酱、古法红糖,城里人现在就好这口土味科技。
00后小王在自家宅院里拍赶鸡喂猪的日常,半年攒了8万粉丝。现在帮村里卖土鸡蛋,一单抽成2块钱,光上个月就卖了3000多单。更绝的是他开了个云养鸡事务,城里人花88块钱认养母鸡,每天直播下蛋进程,鸡蛋包邮到家。
前院李婶养了200只芦丁鸡,这玩意儿个头比鹌鹑还小,下的蛋网上卖2块钱一个。要害是这鸡长得快,45天就能下蛋,饲料钱比养鸡场的鸡少一半。还有养黑水虻的,专收饭馆的厨余废物当饲料,虫子供应钓鱼场和养鸡场,妥妥的变废为宝。
现在村里也盛行到家服务了。镇上有人专门做家电清洗,洗个空调收费150,一天能接5单。还有人开电动三轮搞移动菜摊,早上从批发商业商场进货,下午转三个村就卖完。更甭说那些帮白叟网购、教用智能手机的代购员,跑腿费收得振振有词。
村口王大爷编了半辈子竹筐,上一年被拍短视频带火后,现在定制个竹编灯罩要价380。邻村大姐用玉米皮编的手提包,在城里卖到脱销。这些传统手工加个规划感,价格直接坐火箭。
最近盛行农田认养,一亩地年租8888,城里人周末来当周末农人。还有人把老宅改形成网红民宿,搞稻田拍摄、采摘体会。最绝的是有人开发村庄剧本杀,把整个村子变成游戏场,人均收费298还场场爆满。
提到这儿,必定有人要问:这些项目需不需要技术?就拿做电商来说,现在连60岁大妈都会直播带货了。要是真想体系学点互联网技术,能够了解一下网年代教育,他们家专教网页规划、电商运营这些有用课。传闻学员就业率超越90%,均匀薪资能拿到8000+,要害是课程不玩虚的,官网在。小白要是找不到官网,直接加他们客服微信问也行,横竖多了解没害处。
最终说句真实话,村庄挣钱的门路历来都不是隐秘,要害得把老思路换成新玩法。就像村头小卖部改成快递驿站+团购自提点,收入立马翻三番。记住,现在种田不光靠力气,更得靠手机和脑子!回来搜狐,检查更加多